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15的文章

回收一臺富士皇家R440

圖片
這一臺在親戚的倉庫中發現的,便宜回收。 拆開後的鬼齒刀盤狀況還不錯,只是固定馬達中軸與前刀盤的固定片不見了。 前一個使用者用一元硬幣擋著先。 量測後的厚度需要1.5mm,拿之前的鐵材廢料做了一片,效果針是不錯。 整體除了外表的漆剝落得很嚴重外,馬達的狀況還不錯。 鬼齒刀盤: 斑駁的外表有一種滄桑感:

半直火烘豆機的溫度計設置狀況.....

圖片
該烘豆機改裝後,對於溫度的問題是希望能有所改善。 這一款烘豆機由於正面版與烘焙桶的內支撐距離相當近,造成溫度針的長度的限制。 結果就是一爆的溫度多落在175~178度C之間。 拆裝數次,改了3條感測針,發現除了溫度針本身的長度與設計,放置的位置也有很大的影響。 原本的溫度針是下圖中的A位置,後來改到C位置,最後決定放在B位置。 下圖上方的溫控器PV顯示的溫度是C位置的溫度針,下方的溫控器PV顯示的溫度是B位置的溫度針。溫度針都是K-type。C位置用的溫度針是焊接點外露(Type Ⅲ )的模式,B位置為銲接點包覆不鏽鋼管的非接地型(Type Ⅱ)。 溫度顯示是熱鍋的過程顯示的溫度數據。 在熱鍋的過程中兩個位置的溫度差約有10~20度C。 上升到120度C以上溫度就接近了。 熱鍋到180度C左右B位置的溫度顯示就超過了C位置。 試烘焙一鍋綜合豆1.2kg,下豆的溫度點如下方顯示: 約在55秒時為回溫點,有很明顯的溫度差: 一爆的時間點: 實際上,外露型的溫度針敏感度較高,然而會有固定的問題與耐用度的限制,而不鏽鋼管包覆的溫度針則較易受到其固定點(正面版)的熱影響,然而放置的位置越接近烘焙桶面,長度越長,量測的溫度數值就有很大的差別。 這是可以改善的地方。 本 著作 由 蔡政育 製作,以 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台灣 授權條款 釋出。

烘豆機與人的距離。

圖片
烘豆機的功能是什麼呢? 簡單來說,就是把咖啡豆烘熟。 無論是什麼烘豆機,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把咖啡豆烘熟。 而以這一點為基礎,才分別出一次要烘多少量;根據烘焙量的多寡再來設計機器的大小、火力等等。 各式各樣的電子零件、控制原理、烘焙流程都是逐漸完善的過程。 而越是高價的機器,越是易於操控;易於操控的原因來自於各家廠商對於烘焙的概念與對於咖啡的解讀。 然而這些對於烘焙出好咖啡,有很大的幫助嗎? 個人認為是有幫助,但是幫助不大。 因為一臺優秀的機器是協助人類較容易完成工作,然而工作的結果優秀與否卻是由人決定。 好的機器讓你容易上手,然而好的咖啡豆呢? 現在的咖啡豆的種植在國際競爭中越來越趨向優質化,何謂優質? 有別人沒有的味道、特別的香味、特別的口感等等。 為了增加一點點分數,種植者盡可能地利用各式各樣的方式來培育咖啡。 相對的,烘焙者的技術才是表現咖啡的風味最重要的基石。 那,面對越來越刁鑽的生豆要如何烘焙出好咖啡呢? 這一點是由人來決定的。 烘熟是基本,該留下什麼味道或消除什麼味道是進階,風味的延續又是更進一步。 這些由機器來決定嗎? 仍然是由人來決定。 豐田管理模式中,工具機的更新換代是盡可能避免的,重點是對於機器的保養與人員的熟練度,所以不會輕易更換工具機,除非損壞。人員的訓練與對機器的了解,使得產品的精度維持在一定的標準內,這樣的結果影響到最後產品的品質。 所以,烘焙咖啡豆的好壞,仍然決定於烘焙者的技術與經驗。 看是人操控烘豆機還是烘豆機操控人。 舉個例子: 朋友從阿里山的咖啡農買生豆,帶來烘焙;台灣阿里山的咖啡品種可能多為帝比卡,咖啡豆偏大,纖維較細,雖然看起來厚實,其實吸熱速度還算快,這樣的咖啡豆如果以常見的烘焙曲線的二爆初下豆的話,通常會把多數的風味燒掉,無味且苦;個人烘焙的心得是一爆結束就可以下豆了,如果要調整酸味,就要看看是否一爆結束後延長下豆的時間。 最近一個月因為改機,暫時無法烘豆,朋友拿去嘉義附近的咖啡店烘焙,拿回來時抱怨煙燻味太重,雖然豆子顏色不深,卻一個星期就出油了,這批咖啡豆被一群喝咖啡的朋友碎碎念的不行! 等機器改裝好後,才又拿過來烘焙。朋友感觸為什麼烘焙可以差這麼多? 說實在的,烘焙真的就是差這麼多。 如何一爆結束下豆? 由於吸熱速度比想像中的快,豆子又大顆,為了讓豆子平

半直火烘豆機......整修........(五)

圖片
半直火烘豆機......整修........(五) 烘焙桶重新作一個。 內直徑259mm,長300mm。 原本的烘焙桶內直徑259mm,長256mm。 這一臺原本是2kg的尺寸,實際上可以烘到2kg以上(雖然從來沒試過...) 以算法來說,新烘焙桶的容積是500g烘焙桶的六倍。 所以可以烘到3kg????? 來試試看好了。 今天終於回家的烘豆機: 更新後的控制板,右方由上往下的開關依序是總開關、抽風扇開關、冷卻攪拌開關、冷卻風扇開關;左方由上往下是烘焙桶溫度、風門溫度、蜂鳴器、蜂鳴器開關、馬達轉速控制: 更新過的熱源,另加一張鋼板: 目前為止算是完成了! 本 著作 由 蔡政育 製作,以 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台灣 授權條款 釋出。

半直火烘豆機......整修........(四)

圖片
半直火烘豆機......整修........(四) 重新配線,由於增加不少東西。 溫控器*2 轉速控制器*1 蜂鳴器*1 蜂鳴器開關*1 電源開關*4 (總電源、抽風扇、冷卻盤攪拌、冷卻風扇) 220V插座*1(檯燈用) 側面圖: 控制盤: 馬達改為25W的,聲音很小: 配線一個小時就作完了,卻因為忘記電子點火的電壓,燒掉2台........ 真的要仔細的檢查....... 本 著作 由 蔡政育 製作,以 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台灣 授權條款 釋出。

半直火烘豆機......整修........(三)

圖片
半直火烘豆機......整修........(三) 等待許久的料終於來了。 攪拌葉片仍然傷了很多腦筋。 直火桶: 量過口徑後會發現,實際上的口徑都沒看起來的大,原因是只要空氣動線中任一個區段的口徑較小,其他地方的口徑再大都只是好看而已,一樣會被最小的口徑限制空氣流動的量。 於是找了一個剛好的尺寸。 今天的進度,抽風、烘焙桶、爐具: 剩下的是電路、馬達。 說到馬達的部份,這一臺的轉速其實很慢,前幾天去看朋友的diedrich ir-5 ,轉速也才50rpm,所以討論到轉速的部份,有必要裝調速器嗎? 其實還是可能需要,因為烘焙量的多少是最大的問題。 烘焙量太少、烘焙量太多也只能靠轉速來微調,尤其國內的機器普遍的熱效能不足,面對現在流行的北歐烘焙更是明顯;單純增加火排的效能也只能治標不治本,如何有效率的利用現有的火排,使熱到該去的部份,而不是加熱整個機體,達到內外一體皆"燃"的最高境界。 抽風的部份如何維持一定的負壓,避免逆流、銀皮的掉落與火之間的問題,還是有很多的討論空間。 本 著作 由 蔡政育 製作,以 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台灣 授權條款 釋出。

烘豆機的殘念

圖片
上個月將製作好的烘豆機搬到台北的朋友家中。 委請朋友試機,並提供一些意見。 朋友是跟我同時期開始手網烘焙咖啡的同好,維持著自家烘焙自家喝的好習慣。 手網後使用的是從日本帶回來的手搖烘豆機: http://ecx.images-amazon.com/images/I/41n-rkXADUL.jpg 一次烘焙的量是500g。 對於新製作的烘豆機有相當的期待,然而,這幾天聊到的心得卻是讓我重新思考了烘豆機的本質。 一個星期烘焙一次,追求的只是新鮮的咖啡豆。這樣的心態在烘焙咖啡後,如未有開店做生意的意願,其實只是成為了生活上的一個習慣而已;跟自家烤麵包的心態類似。 畢竟,如果沒有大量咖啡豆的需求的話,我想一般會自己烘焙咖啡豆的人最初的心態都是為了新鮮、便宜這兩點才動手的。 這樣說來,我所製作的烘豆機其實製造了許多的困擾,尤其對於這些人而言。 因為烘焙的時間拉長(需要熱鍋),繁複的操作(馬達轉速、火力調整、風門),體積太大。 這樣其實不如原本使用的手搖烘豆機。 加上烘焙要求的增加,淺焙中焙的流行,對於習慣喝中深焙的人來說,偶一喝之無妨,畢竟不是習慣,那這樣的機器是否供過於求? 所謂的家用,除了價格,重點仍然是簡單好用。 那烤片吐司,一般人會考慮使用大型的專業烤箱或是便宜的小烤箱,甚至用平底鍋就好呢? 這樣想來,其實很多的功能就要考量了。 那這台製作的烘豆機.................. 本 著作 由 蔡政育 製作,以 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台灣 授權條款 釋出。

偽直火烘豆機 Box Ir V2.2....(二) plus

圖片
偽直火烘豆機 Box Ir V2.2....(二) plus 昨天加裝了新的冷卻盤,反正就是跟一般市售的冷卻模式一樣。 接上去之後,整個氣勢好像完全不一樣了。(是因為變大變長了吧!) 側面照: 使用簡易的攪拌方式,攪拌葉片可以拿起來: 後方照: 整體上差不多了。 真的要開始製作的話,一臺也得要一個月,實際上,拖時間最久的是雷射切割的部份,由於還有部分的細節要修正 (為了組裝方便!),然而小機具最大的問題都是在幾mm的尺度內掙扎,使得雷射切割的部份要作到精細外還要有一定的伸縮空間,這部分都是最麻煩的,來來回回修改好幾次。 ※謎之音:其實是雷射切割的工廠生意太好~~ 本 著作 由 蔡政育 製作,以 創用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3.0 台灣 授權條款 釋出。